四月,日暖風清,綠柳低垂,是春游踏青的好季節。烏鎮的景區內迎來了許多賞春、踏青、春游的游客,他們都是來烏鎮享受春日風光,感受江南水鄉文化魅力的。
烏鎮景區里也多出了許多不同的青春洋溢的面孔,他們身著五顏六色的服飾,把小鎮都點綴得五彩紛紛。走進一看,原來他們是來自不同地方赴烏鎮春游的學生。了解后才知道他們有的是來自桐鄉本地的;有的是外省的;甚至還有一批竟然是北方過來的。烏鎮真的是有一種特殊的魅力,總是能將五湖四海的人們聚集到烏鎮,或是來春游賞春、或是來研學學習、或是來小憩幾日。
桐鄉市本地的樓校長帶領約270名學生赴烏鎮春游。樓校表示:“我們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去春游,選擇烏鎮是因為烏鎮深厚的文化底蘊”。烏鎮是江南土生土長的古鎮,是江南的根,既能欣賞春日的小鎮風光,又能領略江南特色的鄉土情懷。
忽有一陣春風吹過,烏鎮曬布場上的藍印花布隨風飄動,飄動的縫隙間隨處可見游客們穿梭拍照的身影。李女士還表示:“沒來之前我對烏鎮充滿了好奇,現在來了烏鎮,烏鎮就是我印象中的樣子,充滿了江南水鄉的溫婉”。更有一群春游的小學生爬上了曬布場的木柵樓梯,揮動著他們的小手大聲高呼:“烏鎮,我們來了”。
四月的烏鎮可真是春游的高峰期呀。在充滿靈氣的靈水居內,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充滿了先輩為國為民奮斗的豪氣,而王會悟紀念館內也正有一批學生在這紅色旅游勝地,聽導游員講解王會悟的革命故事。這批小朋友表示:“我們是特意來烏鎮研學的,導游姐姐講得真好,我們又重新認識了烏鎮呢”。
烏鎮的水系四通八達,水網縱橫,舊時居民常常趕船出來吃早茶,逛早市并逐漸形成了水上集市?,F在的水上集市的被木棧橋分離出兩塊水域,水下養了許多大錦鯉。水波蕩漾的水面上錦鯉游來游去,不時地鉆出水面。木棧橋上春游的游客也競相駐足觀賞,拿魚食投喂錦鯉,其樂無窮。
午后,三三兩兩的人群自由地漫步于烏鎮茶藝街青石板路上,在一排排的小吃攤前挑選著泥人、糖人、如意糕,彷佛小鎮都因他們的到來而活躍起來了,只見到處都有一群春游的游客正在傳播著他們的快樂,享受著小鎮里的閑暇春日。
春游踏青正當時,莫負春日好時光。四月,要來烏鎮享受這難得的春日暖陽,趕一波春游潮。